奋战一线职工微故事|中铁一局九溪路项目工程部长张祥:提前20天,创效290万元……他们超前完成任务!
发表日期:2024-10-18 11:22 【字体大小:

  

  

  

  

  早上7点半,九溪路项目工地上已是一派繁忙。作为项目工程部长,在项目早会上安排好部门的工作后,便深入施工现场,仔细检查并指导作业施工及分部分项验收,同时督促做好隐蔽工作的签证及资料整理。与参建单位对接、解决现场技术问题、调整进度计划、负责与上下级单位的联络工作,这些都是我作为技术部门负责人日常必做的功课。我深知责任重大,现场的技术、质量、安全及生产进度管理,每一项都马虎不得,我必须确保项目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转。

  转眼间,四季度的脚步悄然而至。此时,厦门良好的天气条件成为了我们抢抓工期的最佳时机。我们紧抓这一黄金时段,向项目年终分段验收的节点目标发起最后的冲刺。

  回想起项目开工初期,为了配合周边保障房的交房工作,指挥部要求我们在9月底完成保障房周边吹填区道路施工任务并具备通车条件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,我们项目部迅速行动起来,打响了大干热潮的第一枪——水泥搅拌桩施工。我亲自组织动员,设备和人员迅速入场。在不到5天的时间里,我们按照每200米一台钻机的标准,在近1500米的施工线路上布置了8台水泥搅拌桩钻机,同时四台灰罐也全部安装到位。现场马力全开,全天24小时不间断施工。  

  

  然而,经过5天的奋战,我们发现实际进度与总体计划还有一定的差距。尽管机械设备已经满负荷运转,但我还是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进度。当晚,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满脑子都是如何优化施工方案、提升施工进度。既然硬件条件已经具备,那就只能从方案入手寻找突破口了。

  说干就干,我立即从办公室拿来图纸,认真研究分析。我发现,按照设计所给出的先施工后开挖方案,光水泥搅拌桩空桩施工就近11.8万米。如果将这部分空桩浪费的时间去掉,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,将能节约30天的时间。于是,我连夜对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,将先施工后开挖的方案优化为先开挖后施工。我策划好临时借地范围,并向领导汇报完毕后,立刻通知班组准备机械设备。

  最终,我们提前20天顺利完成了315718米水泥搅拌桩实桩施工任务,为道路及管线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经过方案对比核算,我发现调整后的方案不仅减少了搅拌桩空孔长度及土方外运数量,还能将开挖的砂性土及原回填材料进行二次利用。初步估算,这一调整减少项目额外支出约290万元,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 

  

  国庆前夕,指挥部又下达了新的施工节点计划,要求道路吹填区K0+710-K2+352段全段春节前完成分段竣工验收。由于前期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保障房周边K0+710-K1+640段道路施工上,以至于剩余段落仍在进行路基回填施工,路面、机电、绿化等后续工作尚未开展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施工节点要求,我带领班组紧急召开进度推进会,响应公司号召,喊出了“决战四季度,大干八十天”的口号,要求年底完成全部施工任务。

 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,管道班组、路面班组、机电班组、绿化班组等共计300余人次依次进场。我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第一线,不分昼夜地现场监督指导技术工作,确保各道工序有序穿插进行。我们要用不到80天的时间,啃下712米长道路及其附属工程这块硬骨头,完成九溪路分段验收工作,为助推莲河片区快速融入厦门新机场片区一体化开发提供有力支持。 

  展望未来,我深知作为团队的领航者,我将继续秉承中国中铁“开路先锋”的企业文化精神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坚定的信念,带领团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、勇往直前,就一定能够在工程建设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。(市总全媒体中心 潘书婷)

  

附件下载